close



中國父母愛犯的十大錯事


第一件:家長專制

  在傳統的中國式家庭裏,家長說一不二,強行決定孩子應該怎麽樣,不能怎麽樣。現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,但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?比方說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,家長有沒有征求過孩子的意見?當家庭内部出現争執的時候,無論有沒有道理,家長總是習慣于用簡單粗暴的辦法,以“都是爲了你好”的名義來代替孩子做出決定。而這種行爲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腦子裏的民主意識,而讓他覺得強權就能戰勝一切。









  第二件:無意識中鼓勵自私

 當你爲如何撫養年邁的父母而與你的兄弟撕破臉皮,爲分父母的那點遺産與你的姐妹大打出手的時候,有沒有注意到有一雙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?當你看到小偷在撬鄰居家的門,而你拉着兒子匆忙離去的時候,有沒有發現兒子的另一隻手握成了小拳頭?當女兒告訴你小區花園的水龍頭壞了,你是提上工具去修理或者立即給物業打電話,還是告訴她别多管閑事?你假裝沒有看見公共汽車上站不穩的老人,當孩子想起身讓座的時候,你卻用眼神去制止他。你的這些表現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,你的每一個行爲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愛心,而在他幼小的心靈裏埋下了自私的種子。










  第三件:在孩子面前說謊

  孩子一旦明白說謊就可以不挨揍、不挨罵,或者可以讓皮肉之痛遲一些來臨的時候,他就可能慢慢變成說謊專家。小孩子說謊都是被逼出來的。如果我們說實話可以得到實惠,那誰還願意冒險去說謊呢?很多的孩子都有一個困惑——爲什麽大人可以說謊,而小孩就不能呢?小孩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說明他已經發覺了大人是經常說謊的。我們給孩子的解釋往往在辯解說我們的謊言是“善意”的。但對孩子來講,善意的也好,惡意的也罷,那都是謊言!










  第四件:過度保護

  孩子要下河遊泳,成人不是教會他怎樣在水中保護自己,而是簡單地拒絕——理由當然是危險。孩子要登高也不被允許,當然也是由于安全的原因。 孩子都十多歲了,還不敢一個人到門口去買東西,因爲大街上是危險的。不會自己削蘋果,因爲刀子是危險的。二十歲的孩子還不會開火做飯,因爲煤氣是危險的。 是啊!現在的社會有些亂,出門有危險,在家也不安全。但就這樣一直抱着,他們又如何能長大呢?一點點危險都不能經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。危險處處存在,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,關鍵是要教會孩子識别危險,處理危機。










  第五件:對規則熟視無睹

   孩子自己過馬路很少會去闖紅燈。孩子騎車也會規規矩矩地在自行車道裏行駛。孩子在 幼兒園的時候就背“紅燈停,綠燈行”的口訣。可是當他們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時候,總是被大人拉扯着不走人行橫道,不走地下通道,也不走人行天橋,而是翻欄杆、橫穿馬路。大人的借口是我忙,趕時間。殊不知這一刀讓孩子體會到:規則是可以不遵守的,自己的利益大于規則的嚴肅性。很多人開車時帶着孩子,腦子裏沒有交通規則,眼睛裏沒有交通标志,在街上橫沖直撞,非得看到警察叔叔才收斂一些。這就教會了孩子:人治大于法制。在法規的執行者看不見的情況下,可以爲了自己的利益而肆意踐踏法規。










  第六件:忽視榜樣的力量

  古人雲:勿以惡小而爲之,勿以善小而不爲。我們不願意帶着孩子去爲災區捐獻衣物,因爲我們交過稅了,那是政府的事。我們不給街角的乞丐一點施舍,因爲他們肮髒。


  當孩子想給交不起學費又體弱多病的同學捐款時,你問,是不是學校規定必須這樣做的?還會問,規定最少捐多少?你在一點一點砍去孩子善良的本性。買東西時别人多找了錢,你拖着孩子快速離開。同事得罪了你,你指使孩子偷偷拔掉他自行車的氣門芯。家裏做飯少幾棵大蔥,你不去找鄰居借,而是叫孩子到走廊去“拿”幾根。你又一點點地在孩子身上播種着惡行的種子。










  第七件:不拿“破壞”當回事兒

  在公園遊玩時你帶着孩子去攀枝摘花。離開的時候,孩子要帶走垃圾,你說不用管,有清潔工幹。爲了讓孩子高興,違反規定向籠中的猴子投喂食物。喝完飲料,你随手扔瓶子,抽完煙,随地扔煙頭。孩子的天性是熱愛自然、喜歡動物的。我們卻當着孩子的面殺掉了他喜歡的魚,殺掉了他喜歡的雞鴨。讓傷心的孩子再也不願意吃這些動物了。


  我們在勸說孩子的時候用的是“萬物爲我所用”的邏輯。告訴孩子的是爲了人類自己的生存,可以戕害一切生靈。










  第八件:放棄帶孩子思考的機會

  我們可憐的孩子在學校和家長的雙重壓力下,已經不懂得什麽是創新了。當孩子多問幾個爲什麽的時候,我們或許會因爲自己工作的勞累而懶得回答,或許因爲他問的問題已經超出了我們的知識範圍而敷衍。我們慣用的伎倆就是:“等你長大了就懂了!”“這個不要求掌握,你記住就行了!”“這個是不會考的!沒有爲什麽!”等等自以爲聰明的說辭。殊不知這會讓孩子慢慢變成考試動物,腦子機械化了,不會思考了。幾十年應試教育的惡果,使我們在爲孩子選擇學校的時候,首先考慮的就是它的升學率。不管學到了什麽知識,隻要能上清華、北大就好!










  第九件:批評式比較

  孩子小的時候總會毫不掩飾對一個人或者一件東西的欣賞,會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喜愛。孩子告訴家長某某同學多麽優秀時,家長總是拿孩子的短處跟他崇拜的人比較,要麽說看人家多聰明,多努力啊!哪像你這麽懶!要麽說要向他學習啊,給父母争光!這種批評式的比較很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,影響孩子的自尊心。


  最初,孩子會說:“我要比他還棒。”可當一次次地超越不了自己欣賞的對象,又被父母奚落之後,孩子那良好的欣賞的心态就會變成糟糕的嫉妒心了。嫉妒,這個人生的一大公害就被天真的孩子學會了!










  第十件:錯誤灌輸競争意識

  競争本來是社會發展的動力。一個沒有競争的社會将失去向上的沖勁兒。人都是在這個競争的環境中生存的。人類本身就是在動物的競争中優勝出來的,所以人天生就有競争意識。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是,失敗者要學會握着優勝者的手真心地向他表示祝賀。


  我們都可能會在單位被同事超越,在生意場上被對手打敗。回到家裏,我們不是客觀地分析失敗原因,争取下次勝利,更多的是找客觀理由,辱罵競争對手。别以爲你的孩子還小,聽不懂大人的事情。他已經從你的身上學會了仇恨超越他的人。我們每個做家長的人都應該反思。在我們指責社會的不公,指責教育的失敗、指責别人道德淪喪的時候,我們自己又是在怎樣培養孩子?收起你手裏的刀,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。保留他們天生的優良品質,給社會以希望。


文章引用來源:http://www.e-child.org.tw/800/62.htm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kurako 的頭像
    sakurako

    幸せのパン

    sakur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