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寶寶吵著不要去上學



        孩子到了三足歲後,大部分的父母都會考慮送寶寶到幼稚園上學。一般的想法是在幼稚園會學到比較多的東西,可以不需要專門請一個人全心照顧孩子。孩子脫離保母的照顧,到幼稚園接觸群體生活時,將會衍生出不同的教養問題。本文探究放假後孩子為甚麼會吵著不要去上學的原因,提供給父母參考。
        經常是在週休二日或放連續假期之後,寶寶最常出現所謂的放假症候群。這類症候群有:賴床、哭泣、吵鬧、心因性的頭痛、肚子痛、牙痛、眼睛痛、喉嚨痛、手痛、腳痛等,用這些情緒失調的理由,哀求父母他不想去上學。父母若是可以一眼看穿孩子的問題不是身體不適的因素,就該好好了解真正的原因是甚麼?只有對症下藥,才能解決孩子不想上學的困擾,剔除寶寶逃避的心理問題。


孩子不願上學的原因

        父母是孩子尋求安全慰藉的避風港,有任何的需求,孩子第一個一定會找他們最最親愛的爸爸媽媽。如果孩子嚷著這些推託的理由,而我們探究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藉由身體的不適,達到不想上學的目的的話,那麼就必須再進一步善誘出抗拒上學的原因。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訪談得知,孩子在放假後不願去上學的因素如下:




一、 沉浸在渡假的玩樂中,心情還沒平復回來。
        渡假可以完全的放鬆精神、盡情的玩樂、嚐難得的美食,孩子自然就容易沉醉在渡假的悠閒中,一覺醒來要恢復正常上下學的作息,很可能就反映出不想上學的倦怠感。




二、學校的因素讓孩子不想上學。
        孩子會透露不想上學的原因,可能是和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有關,例如:學校的餐點不好吃,不合胃口;老師太凶,常常被罵;遊戲器材太少,常常想玩的東西玩不到;朋友不多,都沒有人來找他玩……。這些問題可大可小,要到學校現場了解。
三、 課業壓力或份量太重,害怕無法完成,導致抗拒上學。
        孩子上學之後,似乎免不了要書寫「功課」,孩子手部肌肉及骨骼發育未完成,加上父母、老師的緊迫盯人,很容易因練習寫字遇到的挫折而心生恐懼,對上學失去興趣,認為上學是一件痛苦的事情。
四、 上學時間過長,想念爸爸媽媽。
        有些父母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,需要早出晚歸的工作,連帶影響到孩子上下學的時間。試想如果孩子因為我們的上班時間,必須要早上七點多就到幼稚園,到下午六點多才能被父母接回家,他幼小的心靈怎不渴望親情的溫暖呢?尤其是看到同學們一個個陸續回家,心裡的感覺更是不好受,對不對?
五、 個性驕縱所為,有可能是一個「懶」字,所以不想上學。
        孩子很聰明,他們有很多一字訣來達到目的:哭、鬧、吵、煩、黏、拖、嬌、怒等,我們因為心肝寶貝不斷的要求,而不知不覺掉入他們溫柔的陷阱中,更好玩的是,他們總是清楚的知道我們的弱點在哪裡,輕而易舉的攻陷我們,更往往食髓知味,不達目的絕不罷休!




【摘錄自HerCafe女人網站嬰兒母親-育兒錦囊單元】


發表於 2006/07/19 03:24 PM
| 新生入學的適應[

7]
| 回應 [

0]
| 引用[

0]
| 人氣 [

131] | 推薦 [

0] |






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kura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